摘要:走进正红里居委会,在一间10㎡不到的房间,潘翔正在里面“忙活”着。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在见到潘翔的第一眼,英挺的身姿、爽朗的谈吐,整个人都散发着军人的亲和与飒爽。通过党员双报到平台,潘翔在疫情最紧张的4月份接收到了街道的新任务:阳性患者的追踪与转运。
走进正红里居委会,在一间10㎡不到的房间,潘翔正在里面“忙活”着。就在一个半月前,还是“第二梯队”得力干将的他,最近,却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正红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实现了从“第二梯队”到“第一梯队”的跃升。
工作总得有人去做
在见到潘翔的第一眼,英挺的身姿、爽朗的谈吐,整个人都散发着军人的亲和与飒爽。75后的潘翔曾服役于海军特种作战团蛟龙突击队,退役后在国企任管理科长一职。有着近30年党龄的他,一直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潘翔服役期间
在疫情伊始,潘翔就报名做了志愿者,他在所居住的小区里“包揽”物资的搬运、分配与发放,核酸扫码、维持秩序,挨家挨户上门复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通过党员双报到平台,潘翔在疫情最紧张的4月份接收到了街道的新任务:阳性患者的追踪与转运。面对危险系数“飙升”的新任务,潘翔只是坚定地说道:“工作总得有人去做。”他认真负责、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潘翔身穿大白
由于原正红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还没有新书记上岗的同时又赶上了疫情,一度使正红里的居委班子处于“真空”状态。为此,街道领导联系到潘翔,说明了正红里情况后,潘翔挺身而出,接过了这个“重担”,于7月中旬从企业单位转岗来到了正红里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
正红里下辖5个小区,其中一个是始建于70年代的昌化路994弄,共715户,1741人。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占比53.2%,年久失修加上煤卫共用,情况最为复杂。这让有着20年行政管理经验的潘翔也一阵“头疼”,而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居民的他,又该怎么做呢?
有什么事情就找我
每天傍晚6点,9号楼的俞阿姨便会准时出现在居委会,有时还会带着自己做的饭菜“投喂”潘翔,中午会叮嘱他按时吃饭,早上俞阿姨买完菜回来顺路还会到居委会和他聊一聊,反映社区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等,但绝对想不到的是,潘翔和俞阿姨是“不打不相识”。
俞阿姨的爱人身患肺功能疾病,需要24小时吸氧,又因为疫情原因,她爱人的长护险被停滞,这让2位76岁老人的生活也“紧巴”起来。在潘翔刚上任的第二天,就遇上了气势汹汹来讨要说法的俞阿姨。
潘翔耐心倾听并安抚着俞阿姨的情绪,“我刚到这里,请您给我点时间,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忙的事情就来找我。”潘翔认真的态度给俞阿姨吃了“定心丸”,在接下来的时间,潘翔一直留意着俞阿姨爱人的长护险,并得到妥善的解决,而俞阿姨也经常和潘翔谈论正红里的周边情况和民情。
每天7:20,潘翔早早打开居委会的门,随时聆听居民们的诉求。小区内的健身小花园是老人们休息、聊天的“心头爱”,也是杂草生存的“心仪”之处,顺着地砖缝隙长出来的杂草又多又硬,已经接近齐腰高度。
潘翔得到居民反映后,立刻行动起来,选出一个下午,时值40度的高温天气,将生长了近2年的杂草全部铲平,老人们看着恢复平坦的场地,脸上洋溢着笑容。
潘翔除草
凡是有交代,事事有回声。潘翔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与居民们接触、倾听他们的诉求。
我来正红里不是为了做书记的,是来和大家做邻居的,多和居民们接触,才能够更快地了解社区情况、风俗、人情世故,更好地融入社区。
潘翔表示,成为社区工作者比先前做志愿者更接近群众,所接触到的工作更繁杂,更需要细心和耐心,只有做好每一件实事,才能得到居民的认可。“引好‘上面千根线’,当好‘下面一根针’,我很开心能够接手居民区的工作,能够切实地帮助到居民就很有价值。”
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在潘翔的办公室墙上、书桌旁,能看到一张又一张写着待处理事项的便签纸,还有分配清晰、详细的各部门工作架构图。
在这次疫情中,“第二梯队”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涌现出很多优秀志愿者。
潘翔的办公室
潘翔上任后,便一直和下辖5个小区“第二梯队”的队长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每个周日,他还会组织“第二梯队”进行碰头,了解他们的情况、特长等,共同探讨如何构建一支反应迅速、行事专业、保障有力的优秀志愿者队伍。
潘翔工作日志
潘翔也是正红里居委会的“门卫”,最早出现的是他,最晚走的也是他。“一方面我可以多接触居民,多了解正红里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希望能用我的实际行动感召周围的同事们。”潘翔的以身作则,推动着居委班子建设进程,调动起其他居委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潘翔走访居民
“这1个多月的时间,我学习到了很多,但还远远不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目前,潘翔与977弄小区“第二梯队”队长李源正在探索“临终关怀”工作,针对小区内患重症、危重症居民做心理疏导,进行关爱、安抚,从而减少居民的心里恐惧,“我们会尽快形成文字和具体流程,能够帮助到他们我就觉得很有意义。”
基层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社区“内生力”的加入,“第二梯队”到“第一梯队”的跃进是打开社区治理新机制的“敲门砖”。接下来,长寿路街道将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积极打造更多参与治理平台,时刻为社区达人、能人“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