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的40多个项目组的同学,近期因地制宜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则以苏州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从“工业锈带”蜕变为“城市秀带”——以“人民城市”理念探寻苏州河周边工业变迁和市民环境保护意识 》。
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的40多个项目组的同学,近期因地制宜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留在上海的部分同学,把目光瞄准了吴泾镇。
基于当地“加强南北统筹,深化三区联动,打造高品质的科技时尚城”的未来发展目标,深度挖掘紫竹高新区的创业发展历程与吴泾镇的历史变迁,以微课、成果展示等形式,展现紫竹的20年的非凡成果,引领师范生继续继承和发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
有的学生则以苏州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从“工业锈带”蜕变为“城市秀带”——以“人民城市”理念探寻苏州河周边工业变迁和市民环境保护意识 》。
项目组成员通过具体分析苏州河某一段流域的环境治理情况及应对策略,唤醒居民保护周边环境的意识,为苏州河的环境治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未来教师,孟院的学子们还开展了《关于双减前后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变化的调研》,聚焦于双减前后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的变化,整合了北师大中国教育与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中国青年报关于双减的调查结果、华中师范大学基于中东部1万余名学生课外活动的调查等多家权威数据,并且将其可视化。
另一组实践队伍针对目前各地各中小学具体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优秀经验进行了走访和调研,尝试提出能够更好的促进双减政策落实的建议。
而奔赴祖国各地的同学,则在当地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考察。
比如,部分项目组成员在山东青岛,安徽合肥等地展开访谈,与小学班主任、音乐老师等不同学科老师进行交谈。通过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五育并举的落实情况与发展需要,从而获得具体案例和数据,以此为基础形成微课设计。
而去到拉萨的同学,则在拉萨第四高级中学成立了《岗拉梅朵藏文化社》。
该项目通过播放视频、听音乐、知识竞赛、发放党史、团史知识小卡片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开办党史、团史主题班会。
此外,部分学生还以广西来宾的马坪镇中心校和陕西子长的秀延小学为例,开展大学生暑期乡村支教活动现状与优化研究。小组成员依托乡土建设学社的暑期支教活动,前往两所学校提供支教服务。在支教过程中调查当地教育环境,思考并提供可以改善当地教育问题的妙计良方。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星言